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党史经典—阿拉善左旗公路段党支部开展第三期党史小故事分享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07 作者:
为传承好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5月6日,阿拉善左旗公路段党支部开展第三期党史小故事分享会。
两名党员分别对“一个军需处长的故事”、“一条小船,一天短会,一个百年大党的诞生”党史小故事进行分享。
长征故事之----一个军需处长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支红军队伍中的老军需处长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毫不犹豫地将本该属于自己的御寒衣物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漫漫雪原上,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的事。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十分值得赞扬。尤其是他身为军需处长,本应该,也可以多拿几件御寒衣物,而这位军需处长非但没有多拿一件衣物,还把自己的衣物也发了下去,甘愿自己冻死,却让战士们穿着棉衣行军。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地覆盖可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而高大的丰碑”“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着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像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右手的手指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神情自若,一时还无法辨认他的面目。”老战士的神态那么镇定,十分安详,他看见战士们没有在雪地里倒下,感到安慰,自己尽到了职责,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死而无怨。军需处长就是发衣物的,而他却因为缺衣而被活活冻死,是因为他把所有饿衣物留给了战士。老军需处长身先士卒,而没有想到他自己,他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令人敬佩。
一条小船,一天短会,一个百年大党的诞生
1921年8月初的一天,距浙江嘉兴火车站不到两里地的狮子汇渡口,停靠在码头上的一条画舫,登上了一拨客人,穿桥过河,便到了嘉兴南湖。
船在湖里悠游了一圈,摇到离湖心岛烟雨楼东南约200米的僻静湖面上,便停橹住棹,停在湖面,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坐在船头望风放哨。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次会议。
会议首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纲开宗明义第一条即是“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党纲只有15条,不足1000字,但字字力透纸背,特别是在组织章程中明确提出了入党须由党员介绍、候补党员经过一定考察期限才能被接收等规范,时至今日仍然为我们党所沿用。
党纲每通过一条,船舱里便会响起一阵掌声。“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一大代表董必武1964年重访嘉兴时,曾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诗纪此盛事。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完成组织立党。
最后,全体代表在船舱中,紧握右拳,庄严而轻声地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正值盛夏,南湖荷花盛开,翠柳拂堤,见证了这次重要会议的烟雨楼在绿树掩映下倍显庄严。大约下午6时,代表们悄然离船。此时,湖风乍起,减去些许盛暑的闷热,代表们大多没来过嘉兴,但大家都步履匆匆,或当晚,或翌日,就离开了嘉兴。从此,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
那条普通游船,由此驶进永恒的时间里。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天!
党史故事的分享,把全体党员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