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打通群众致富路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3-03-21 作者:佚名

  近日,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就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了系统安排,提出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今年以来,乐山市交通运输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11456”经济工作方案,紧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不断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兴百业  路畅促振兴

  刚刚获评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的夹江县吴场镇始终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先导性、基础性产业加快实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吴场镇自2022年1月开工建设“四好农村路”以来,项目施工单位抢抓有利时机,多措并举,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总长15公里,总投资3000余万,整个项目将于今年4月底全面竣工投用。

  

  路通,百业兴;路畅,百业旺。近年来,夹江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夹江产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全面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推动交通建设与文化旅游、生态产业融合式发展,大力实施幸福美丽乡村路,打造“百里茶乡”“百里水乡”“中国纸乡”产业旅游环线,建设绿道景观、产业通道走廊,建设“大交通”服务“大民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推乡村振兴。

  

  截至今年,夹江县新改建县、乡、村等农村公路160公里,建成乡村农旅产业路50公里,建设建制村畅通公路40公里,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50公里,全县路成网、通行畅、路域美。深入实施“公路+”,围绕“百里茶乡”“百里水乡”“中国纸乡”,建成吴场茶叶产业环线、甘江蔬菜产业环线和青马路网红公路,立足夹江茶叶、蔬菜、水稻、泽泻(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促进成环成片发展,畅通大千纸坊、千佛岩、天福景区、辕门仙草谷等旅游景点和新场先进材料、吴场绿色建材、木城民用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区通道,建设交农工旅融合发展网,全面提升区域交通环线经济带动效应。

  实施“交通+”  打通“富民路”

  要致富,先修路。近日,市中区一条全新的农村公路项目陆续完成道路绿化美化等工作,即将正式投入使用,为沿线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丰羽添翼。

  

  该项目名叫茅白路(青平至白马段),起于乐井快速通道路口,止于童白路路口,全程8.547公里,于2022年5月实施路面改善工程,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拓宽到6.5—7.5米,对路面进行黑化,2022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正进行绿化美化工作,完善交通标识标牌。

  据了解,茅白路在实施路面改造工程项目以前,道路最窄处仅3.5米,多为急弯陡坡且路面凹凸不平,影响沿线2万余名群众出行。新修建的茅白路宽敞整洁,路面平整,蜿蜒在水塘边和柑桔林间,连接起青平和白马两镇,带动了沿线林业产业近2万亩,其中柑桔4500余亩,水产5000余亩,还将带动周边饲料厂、养猪厂、水果业等企业经济发展,成为助力市中区乡村振兴的又一条致富路。

  

  近年来,市中区坚持“交通+”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交通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以路兴产、以路富民”叠加效应,促进产业发展,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乡村要振兴  交通需先行

  交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据乐山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年计划完成农村公路投资2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840余公里,促进农村公路联网成环、提质扩面。加快“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争创省级示范县2个,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兑现奖补资金、挖掘特色亮点,达到省级示范市创建标准。建成民生实事铁索桥改公路桥1座,新建农村公路桥梁工程1座,方便临河地区群众出行。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巩固“路长制”实施成果,建强管养队伍,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开展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评定,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截至3月20日,乐山市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05公里。(乐山市交通运输局)


原文链接:http://jtt.sc.gov.cn/jtt/c101586/2023/3/21/1df7eb538181455886d2cc678d7896b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