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站 >发布时间:2023-03-21 作者:佚名
环江公路养护中心 韦江灿
也许是多了一份难舍难离的故土情,所以我认为故乡老街的旧桥是我见过最美的石拱桥。
水源老街是我的故乡。水源镇位于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部,老街附近没有大江大河,仅有的一条小河顺着老街背后蜿蜒而下,石拱桥跨河而建,连接着老街和才王屯。
据村里的老人所述,这座石拱桥始建于清代,饱经数百年风雨,依然伫立。建设初期,此桥作为跨乡交通要道,为人们的出行及劳作提供了便利。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和日常农作的需要,前几年村里人在老街石拱桥旁的浅滩处开了一条能够通车的水泥小路,人们前往河对岸劳作时也可使用更多交通工具,慢慢地,石桥两侧的蜈蚣草和凤尾蕨茂盛起来,石板上也爬满各种藤蔓,仿若笼住那段悠悠岁月。
这一带曾是整条老街孩童们的欢乐殿堂。石桥位于老街河段的中心处,将小河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在小河上游有一处游泳区,在老街,大概每个会游泳的孩子都是从这里开始起步学习游泳的,遗憾的是我并不是其中之一。在石拱桥往下20米的地方有一个几层阶梯筑成的小平台,那曾是老街街下队的人们洗衣服的地方,逢年过节需要宰鸡宰鸭,也是拿来这里处理。小平台对面是一丛竹子,两边长着芦苇,童年时期,我常和小伙伴们偷偷跑到这里玩耍,炎热盛夏里,这一处却极其凉爽,是孩童们不可多得的避暑基地。在平台边浅滩处,是小鱼小虾的聚集地,整条河的小鱼小虾数这里最多,童年的快乐很简单,拿着塑料袋在此网罗一个下午也不疲倦。
那时很多大人不让孩子偷溜到河边玩,被发现了或打或骂,我家却不这样。小时候家里长辈告诉我,我的名字里带有三点水,要避水,一定不能下河玩水,否则会有生命危险。我信以为真,即使和小伙伴偷溜到河边,也只敢在浅滩处玩耍,不敢往深水区钻。直到某日,想到家里哥哥名字也带着三点水,他时常溜去老街的游泳区玩也并无大碍,我才猛然反应过来,这个带三点水的字是我这一辈的字,这不过是大人用来约束我不去河边玩耍的一种方式罢了。也许是胆子不够大,不敢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学游泳,所以至今我也没学会。我时常将我不会游泳归结于我家的位置并不靠近河边,或是小时候大人不让我去玩水,或是我的家乡没有大江大河。总之,在不会游泳这一点上,我尤其擅长为自己辩解。
2017年夏天,老街的这座石拱桥又多了一个印记。作为毛南族电影《云妹》的取景地,在影片中,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鸳鸯桥。《云妹》是一部讲述毛南族的电影,电影中围绕着毛南族特色,将一个有关花竹帽的动人爱情故事交融在婀娜多姿的环江风光里,老街的石拱桥也得以向更多人展示它的浓厚风情。
我的外婆家也在老街,从外婆家后面的小阳台往外望去,便能看见这座石拱桥,每当站在那里,脑海里便响起小时候常听的那首童谣,“摇啊摇,摇啊摇,船儿摇到外婆桥……”如今的这条小河已不是记忆里的模样,但桥依旧还是那座桥,阳光穿过桥边竹林,留下斑驳痕迹,而流水潺潺却只在童谣里,摇到我的梦里。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60533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