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金仓丝路” 诠释美丽乡村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
今年年初,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深入太仓调研时要求,“在旅游设施建设、配套服务上更加注重细节,交通出行、景区停车更加便利,让乡村旅游的体验越来越好、品味越来越高”。太仓公路处在这“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持续深耕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版图上,以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为目标,不断提振“金仓丝路”品牌影响力,全力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奋力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夯实基础建设,关注百姓出行体验。以年度政府实事工程为抓手,持续发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高效推进11.8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上半年预计完成60%以上。抓紧推进(花木路、玄武路)“品质工程”挂牌创建项目,促进农路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开展“美丽乡村路”“平安放心路”等创建活动。加快安全专项整治,在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行人过街自动警示系统、自发光标牌等安全设施。积极落实农村道路临水等危险路段安防治理和桥梁安防设施整改,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制定并下达年度农村地区“阡陌农路”建设工程计划,11月前对20条共计14.972公里农村地区道路以及3座桥梁进行新改建,为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围绕品牌布局,刻画太仓特色样板。“金仓丝路”品牌项目共涵盖89条农路、386.2公里,串联起全市89%的景点及全部康居特色村。今年重点开展驿站及景观节点建设,通过打造“两带贯穿*三环联动*五区溢彩”品牌内涵,形成“串点、成线、连片”的效果,深化“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
同时,全力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该项目是我市“美丽乡村路”创建的2.0升级版,到2022年建成美丽农村路200公里,今年计划完成77公里目标。项目重在提升交通服务品质,主要围绕农路品牌深化、区镇小环线建设、驿站设施改造、村邮站全覆盖等内容。推动制度完善,提升农路服务水平。试点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推动《太仓市关于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实施意见》等试点、考核政策性文件出台,加快农村公路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太仓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实行“动态挂牌”制度,定期开展创建和复查,日常养护经费向“美丽农村路”项目倾斜,加强农村公路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搭建智慧平台,做优长效管理养护。完善智慧公路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打通镇级信息平台,推进数据跨部门互联互通。探索桥梁智能巡检信息化系统广泛应用,完善“农村公路管理系统”“智慧公路”等管理平台。加密农村公路监控点位,全面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养护和智能化决策水平。扩大各区镇专业养护队伍投入力度,指导提升专业化养护水平。加快购入综合养护车、抢险应急设备等新型机械,不断提高养护科技化含量。注重养护科技化投入,不断尝试“四新”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地聚合物灌浆、热再生修补、桥梁伸缩缝快修、快补等养护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提高公路养护的整体技术水平。深挖党建融合,扩大宣传工作成效。助力“四好农村路”暨基础设施均等化项目入选2020年度“苏州十大民生工程”。成立“美丽农村路”行动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小路宝特战队”行动支部,积极调动青年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建设纪检监察巡查。组织开展全市“最美农村路”评选,联合第三方策划落实建党一百周年、“百年沪太路”等年度庆祝宣传项目。首次联合太仓诗词协会进行文学创作,打造《金仓诗路》诗集。完成农路摄影图册的设计和制作,同时组织各区镇征集“农村公路+”典型案例并汇编成册。(太仓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