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智能手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
妈妈快70岁了,去年,我给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比起老年机,这个功能多了好多,可以拍照、可以听歌,可以看电影、可以刷头条,还可以微信、抖音……
妈妈习惯了用老年机,曾一度抱怨说智能手机麻烦、没有老年机用着顺手,但没多久,妈妈还是忍不住用起了新买的智能手机,最主要的一点是妈妈可以用智能手机和不在她身边的子女视频,她想我们的时候就能马上看见我们。妈妈在学习用智能机的时候费了好大的劲,现在总算学会了如何操作。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有什么事情要联系亲戚朋友都是靠人走路去通知,遇上亲友住得比较远的,对于送信的人来说,可是很大的挑战。
后来,我上了初中,离开了小山村到县城上学,学校离家100多公里,对于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我,想家的时候就只有望着家的方向默默流泪,哭过之后会提笔给家里写信。信的开头是:“敬爱的爸爸,您好!……”在信里,给爸爸汇报我的学习情况、告知我的生活费使用情况。我会说,爸爸妈妈,我一切都好,请你们放心,就是有点想家,想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了……那些年,将信交给邮局后,就急切的等待回信。那些年,邮递员是走路送信的,有时候他们会在逢场天在街上找人捎信。许多时候,写回家的信就这样带丢了,我一直等不到爸爸的回信,放假回家一问,才知道爸爸根本没有收到我的信。那些年,就在交信和等回信中度过。记得村上有唯一一部电话,是那种手摇的电话,需要总机转接,基本都是公家用的,普通老百姓的通讯就只有跑腿、写信往来。
我参加工作之后,当时只有乡政府有一部电话,我们需要使用,要先给领导报告。记得1998年正月里,带着孩子到县城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丈夫,返程回来时在马楠翻车了,他就打电话到乡政府告诉我翻车的消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车,我们一行人步行20多公里,花了四五个小时去马楠接孩子。一路上,另外一个老师的老婆,听说她的丈夫受伤的情况有点严重,一路走一路哭。而我心里稍踏实一些,因为丈夫和我通过电话。
到1999年前后,BB机(传呼机)相当流行。如果裤腰上别一个传呼机走在街上的话,走过的人都会带着羡慕的眼光看你。随后,私人座机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到2000年左右,我们家拥有了第一部移动电话,是诺基亚手机,从那以后,家里的座机逐步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通讯的发展,从开始由人跑腿到邮局传信;从座机到家里一部手机,到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我家里前后用了几十部手机。从最开始的只能拨打电话和发送信息,到今天的智能手机,堪比一台微型电脑,现在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通讯的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