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闪耀抢修现场 昼夜奋战抢通“生命通道” ——国道357线朝里瑶族乡段抢修纪实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站 >发布时间:2023-09-12 作者:佚名
通讯员 席礼平 黎海青
暴雨,特大暴雨。
8月23日至24日,凌云县朝里瑶族乡、下甲镇等地出现大暴雨,导致凌云县等县境内部分路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基塌方和水毁灾情。
8月24日凌晨,凌云公路养护中心接到凌云县防汛指挥中心通知,第一时间发出应急抢险指令,要求养护站做好巡路、抢通及灾情汇报工作。
洪水旁召开的支部会议
当天上午7时,该养护中心收到养护站汇报:国道357线道路断通,水毁灾情严重。
上午8时,雨未停,国道357线公路路基冲空,路面塌陷,沿途洪水来势汹汹,农田汪洋一片,电杆倒塌,电力中断,信号全无,灾情紧急。凌云公路养护中心领导干部职工到达第一处断通现场,看着已被滚滚洪水淹没的路面和对面互相依靠等待的群众,在查看路面基本损毁情况后立即召开现场会,对当前灾情情况进行研判,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并成立指挥组。“时下最紧迫的是及时向人民群众通报断通情况。”凌云公路养护中心主任张国清说。
为确保群众生命安全,该养护中心决定立刻组织人员深入一线踏验了解掌握水毁断通情况,并在水毁路段两端摆放标志标牌、拉警戒线,安排人员值守做好劝返工作。
断崖上勇往直前的党团员。
脚下是翻滚咆哮的洪水,临时开辟的山道湿滑狭窄,该养护中心党员团员组成“先遣队”,有的肩扛着锥形桶、警示牌,有的手提着数据采集仪器,扶着松软的泥土,通过湿滑狭窄的小道向着未知的朝里瑶族乡挺进。到达对岸后,“先遣队”穿着早已沾满泥土、被汗水浸湿的公路制服,艰难行进了16公里,统计了道路水毁情况。
至此,该养护中心全面掌握了本次道路水毁情况:国道357线交通中断15处,其中整幅路基完全冲毁7处共计579米;路基半幅冲毁12处共计629米,塌方48处共计37000余立方米;冲毁混凝土挡土墙20处共计30420立方米;冲毁波形钢护栏22处共计2701米。随后,该养护中心组织摆放安全锥形桶650个,标志标牌85块,通告4块,拉设安全警戒线13处。
党徽闪耀的抢修现场
风雨过后、积水退去,炎炎的烈日灼烧着抢修人员滚烫的脸庞。当前是开学以及桑蚕结茧之际,急需打通群众出行及运输通道,时间紧,任务重,该中心20多名党员干部每天像钉子一样“钉”在抢修现场,争分夺秒抢修进度,经七昼夜奋战,于8月30日13时55分最后一处断通点便道铺设完成通车。至此,G357线37公里水毁路段的15处断通全部抢通实现通车。
多日等待通车群众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向连日奋战的公路抢险人员表示感谢,在路边等候的物流、电力、通讯、医疗等车辆物资及时驶入朝里瑶族乡重灾区。
“生命通道”的抢通,有力保障了当地学校正常开学,各项产业恢复,物流及时通达,帮助朝里瑶族乡人民群众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养好公路 保障畅通”不仅是公路人的职责所在,更是公路党员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8月30日13时55分,凌云县国道357线水毁路段全部抢通。(杨秀昆 摄)
党员、团员组成的“先遣队”向朝里瑶族乡挺进。(黎海青 摄)
干部职工扛着锥形桶冒险深入朝里瑶族乡。(杨秀昆 摄)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711002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