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路运输局参加上海市公路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二次活动
来源: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12-29 作者:佚名
12月15日上午,上海市公路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2023年度第二次活动召开。委员们参观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寻访了杨浦滨江百年民族制造业之路。市公路学会副秘书长黄承明、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郝伟伟、市道路运输局规划和科技信息处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一行首先来到了作为数字化转型实践和展示最新窗口和地标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参观学习了上海的数字化转型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的现状和未来愿景,深度体验了教育、医疗、出行、文旅等数十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标杆式场景。各位委员边走边看,尤其在交通数字化展示区尤为亲切、驻足良久,展区从上海市民日常出行需求出发,通过“数畅出行”解密了上海交通“六个一”的数字密码(包括:智能出行“一门户”、公共出行“一块屏”、三码整合“一码通”、出租叫车“一入口”、智慧停车“一键达”、数字机场“一平台”等),以及目前正在打造数据共享、实时互动的智能“MaaS系统”,一个APP集成了公交、轨道、轮渡、一键叫车、智慧停车等服务,让上海高度复杂的交通体系更高效、更舒适,也更安全。各位委员感受数字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感叹用“数字”之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温暖千家万户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强动力。
参观结束后,委员们一行来到秦皇岛码头出发,深入学习了一个世纪前年轻的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从此启程,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活动,从此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百年后,重新踏足此地来缅怀先辈,去体会革命者漂洋过海,在求学过程中坚守报国使命的信念。而后,委员们沿着了杨浦滨江“秀”带线,一路探寻“第一家水厂”“第一家煤气厂”“国棉十七厂”“第一家火力发电厂”“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故居”等上海近代工业集聚地、产业工人集中地、红色资源等,边走边聆听了杨浦“三个百年”的浓厚历史底蕴,重温了百年民族制造业之路。最后,一行人来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首提地合影留念。委员们纷纷表示,杨浦滨江的百年工业历史建筑,凝固了历史和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也激励着大家做好“时代接棒人”,践行好习总书记说的“人民城市人民建”。
委员们纷纷表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的参观学习,是学习到了城市的“智慧”变迁,而杨浦滨江红色探寻之旅,则是感受到了浓厚的时代变迁。郝伟伟主任表示,科普工作委员会的活动将紧紧依靠市公路学会,继续创新“红色+”的新颖活动形式,加强基地考察、互动交流、红色资源的融合贯通,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让委员们有体验、有交流、有感触,进一步推动科普基地与社区、街道、学校等广泛的联合协作,从而迸发出更多的科普想法,共同打造更好的科普作品。
原文链接:https://dlysj.sh.gov.cn/xydt/20231226/53e586870c784e9f8860f820e47d37d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