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畅销全国!每3艘公务船就有1艘产自嘉兴

来源: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4-10-21 作者:佚名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的浙江禾东船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东船业”)制造车间内,看到的是一幅如火如荼赶制船舶的画面。

  “9月份刚把3艘公务艇交付给江苏、山东等地的客户,这几天,公司又接到6艘公务艇的建造订单。”公司品保部负责人徐通忙着检查刚从上海运来的焊材和钢板,咨询电话也在不断打来。目前,公司的船舶制造订单基本是饱和的。

  “嘉兴公务艇船型好、速度快、实用性强、性价比高、质量好是我们嘉兴船舶制造企业的优势。”禾东船业总经理徐乃中拿销路最好的公务艇举例,从以前的6个月完工1艘,如今在原材料、配件供给充足情况下能缩短至3至4个月完工1艘。一方面是船舶制造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工艺越来越成熟,一方面也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后,造船所需产品的物流等时间成本大大降低。

  造船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零部件多、供应链长、产业关联度高。嘉兴船舶制造曾经有着船舶配套产业不全、供应商选用单一的痛点,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嘉兴通过资源互补、业务协同让位于长三角地区的造船厂和相关配套企业成为共同体,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大数据时代,我们可选择的供应商也多了。船舶制造的钢板我们一般从上海订货,发动机是山东、杭州或者上海的,螺旋桨来自舟山,配电系统来自周边城市。一般订货后最快30天就能到货。”在徐乃中看来,质量够硬就是船舶制造企业的立身之本,长三角一体化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供应商,也带来了便利,促进了禾东船业的制造更加精益求精。

  当前,除了正在建造的10多艘公务船,全国首艘内河64标箱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也正在禾东船业加紧制造中,在船棚中,随着工人们将一块块定制好的钢板焊接起来,64米长的船体也在慢慢成形。

  嘉兴河网密布、航道发达,船舶制造业久负盛名。在嘉兴,像禾东船业这样不断创新的船舶修造企业还有很多。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制造的公务船不仅有会议室、休息室等,还配备雷达、光电矩阵设备、声呐等;嘉兴市浙北造船有限公司成功建造了全省首艘1000吨级内河危险化学品船;嘉兴市伟佳船舶有限公司打造了嘉兴首批电力混合推进水上巴士……

  据嘉兴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统计,嘉兴现有船舶修造企业10家,船用产品配套企业5家、船舶设计企业2家,能够建造5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船厂8家,具有1000吨级以上建造能力的船台25个。

  如今,嘉兴已成为浙江省内河清洁能源船舶、公务船制造的重要基地。从近年来的市场份额来看,嘉兴制造的水政、海事、公安等公务艇畅销全国,全国每3艘公务艇,就有1艘产自嘉兴。今年1至9月,嘉兴建造完工船舶共计86艘、2.3691万吨。

  


原文链接:http://jtyst.zj.gov.cn/art/2024/10/21/art_1229327542_590390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