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驻羊圈子村工作队:“百姓的‘心上事'就是我们的‘上心事’”
来源: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24-10-25 作者:佚名
仲秋时节,承德隆化县唐三营镇羊圈子村天高云淡、金风送爽。一大早,在羊圈子村张秀芬老人家门口,省厅驻羊圈子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厅铁路中心建设科科长孙海军与队员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贾璐、厅铁路中心人事科科员田远正在走访慰问。
“一到逢年过节,孙书记他们早早就来看我。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我腰不好,平时就在村里装木耳、蘑菇,还能挣些钱,这都是国家照顾着我呢。”羊圈子村监测户张秀芬老人感慨地说。
“羊圈子村辖10个自然村,18个居民组,脱贫户194户644人,易返贫致贫人口32户82人,是原省级深度贫困村。”孙海军介绍道。2023年11月,他来到这里开展驻村工作。自驻村帮扶以来,他们真抓实干、真帮实扶,时刻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解民忧、促增收、暖民心,百姓生活更加富裕,乡村生活一派幸福新图景。
驻在村里 住进心里
“房子装修得怎么样了?孩子们什么时候回来?”看到刚从新房推车回来的76岁村民李玉民,孙海军关切地问道。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孙海军每天和工作队的同事一起,深入脱贫户、监测户家中访寒问暖。作为驻村干部,他们始终把村民的冷暖挂在心头。
村民住房部分年久失修、破败不已;村里只有田间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人车难行;村东头的小河河岸碎石瓦砾堆积、杂草丛生,有一定安全隐患……孙海军和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经和村“两委”商议,他们积极修缮房屋,整治环境,修建田间路,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居住生活环境。
“我这老房子住了快40年了,现在国家政策好,孙书记他们一直费心惦记着我。今年盖房,他们主动问询,根据政策,给我补助了两万多块钱。快的话,过年就能住进新家了。”李玉民眼里藏不住的喜悦。
“百姓的‘心上事’就是我们的‘上心事’”。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配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硬化田间道共5.6公里,路宽2.5米,大大方便百姓种植作业;集中清理路测、河道等重点区域环境,清运垃圾,集中整治村内环境卫生,村内人居环境大幅提升。村里变美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更美了。
真抓实干 强村富民
村风焕新,民心向暖,但如何促进村民就业增收等问题接踵而至。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思广益,在保证村集体现有黑木耳生产基地、蔬菜暖棚、光伏发电站、养牛帮带小区等产业项目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扩大香菇种植,村民收入由原来的单一种植收入,拓展到产业务工、牛羊养殖和种植等多渠道增收。
在羊圈子村村委会对面的山脚下,一大片木耳种植基地颇为壮观,一排排木耳菌棒整齐“列队”,一簇簇黑木耳长势喜人。
“这些木耳生长需要阳光、降雨、通风,还需要定时定量科学灌溉,草帘、塑料保温,这样才能保证木耳发芽率,长得又大又好。”羊圈子村木耳基地技术负责人李瑞芳告诉记者,以前她在山西打工,租房、生活开销就得占大头。现在守着家,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再也不用担心农忙时节收不了庄稼了。
为保证木耳品质,驻村工作队专门邀请省科协、市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村内急需的菌类种植技术开展培训。“羊圈子村木耳产业总占地80亩,菌棒年生产能力最大可达45万棒,木耳均为自然晾晒,因此口感和品质更高,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孙海军介绍道,截至9月底,已收获木耳7500余斤,预计收入22余万元。
收成好,还得卖得好。驻村工作队带头跑市场、找销路。今年3月7日,孙海军与队员们完成商标“隆羊通”注册,并利用品牌效应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帮销木耳1000余斤。
“今年年初我们承包了7个香菇大棚,一年平均能收6茬,产量正常情况下,一个棚能挣2万元。”籍翠华和丈夫平超夫妻俩边摘香菇边笑着说。
2022年,羊圈子村引进浙商丰森农业发展香菇种植,为村民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今年初,驻村工作队对村内产业进行了谋划,新建香菇大棚28个,扩产后大棚数量达到75个,目前日产量达3000斤至1万斤,香菇畅销京津及苏浙沪地区,大大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小香菇成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脚沾泥土 心怀真情
“雨太大了,我们的车开不进去。下窝铺村现在啥情况也不知道,咱们想办法调一辆铲车吧!”夜幕下大雨倾盆,孙海军大声对羊圈子村党支部书记黄金月说。
8月11日20时左右,暴雨突降。十几分钟后,雨势仍旧不减。孙海军见状,穿上雨衣,拿上手电,招呼贾璐和田远查看雨情。当看到河道的水已经涌向了路面,孙海军和黄金月当即决定连夜对高风险地带村民进行转移。下窝铺村在上游山梁地势低洼处,雨大水深,人车难行,救援难度大。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紧急调来一辆铲车,开上山梁,将60名群众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截至当日24时,所有村民全部转移、安置完毕。
“当时河道的水已经漫过路面,雨大得睁不开眼,虽然忙活了大半宿,我也被浇透了,但能成功将村民安全转移并安置,也值了。”回忆起那晚的情景,孙海军无比坚定。
洪水退去后,驻村工作队不等不靠,联合村“两委”开始清理整治部分受损街道、河道。看着他们忙前忙后的身影,黄金月心中感慨万千:“有了驻村工作队,我们开展工作也更有‘主心骨’了。”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今年5月24日,贾璐联系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帮助1名本村辍学学生平浩达到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田远的父亲是一名退休高中老师,发挥余热帮助村里高考学生备考复习、填报志愿……驻村工作队坚守初心,扎根基层默默耕耘,与羊圈子村村民共同奋斗,换来如今村美路畅、产业兴旺,相信羊圈子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会变得越来越美,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王冉冉)
责任编辑:邢默冉 审核:张海洋
原文链接:http://jtt.hebei.gov.cn/jtyst/jtzx/styw/1017291513341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