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滚滚向海流
来源: 人民铁道网 >发布时间:2024-12-05 作者:佚名
11月21日,距离2024年最后一天还有40个日夜,大秦车务段各工种职工信心满满,正全力以赴冲刺安全年。在秦皇岛港煤炭装卸码头,海风呼啸,火车嘶鸣,万吨“乌金”装船出海,构成一曲独属于这里的“重载协奏曲”。
大秦铁路西起“中国煤都”山西大同,东至“渤海之滨”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作为全国年运量最大的线路,大秦铁路承担全路约1/5的煤运量,辐射26个省区市,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中国铁路在总体技术水平上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重载铁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秦皇岛港几公里开外,就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秦车务段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们眼、耳、口、手、脑齐上阵,时而紧盯电脑显示屏观察翻卸设备状态,时而和港方协调卸车垛位,时而在铺满桌面的大作业表上标注列车接发情况。
“抓紧对位,后续车流量大,翻车机不能空位。”调度员赵宏元一边有序地监控列车运行轨迹,一边布置柳村南站值班员加快重车对位。“大秦铁路运力的关键在于以卸定装,也就是说,每天的卸车量决定能排回多少空车,空车量又决定能够装运的煤炭量。”他一语道出大秦铁路的“增量密码”。
“嘀——嘀——嘀——”走进终点站柳村南站的二场重车场,8台翻车机正紧锣密鼓地翻车卸货。只见装满煤炭的3节C80型车辆缓缓驶入翻车机房。精准到达点位后,这台近5米高的“庞然大物”便将3节车厢同时“抱入怀中”,向侧面旋转155度,240吨煤炭瞬间被倾倒在地下通道的传送带上,向着下一站港口出发。
“在这里,车辆不必解体,边卸边走,1个多小时即可卸完一列105节的万吨列车,平均每秒卸煤20多吨。”柳村南站党总支书记赵万慧介绍,翻车机连续翻卸的关键在于联锁式旋转车钩,它便捷灵活,无须分解。
大秦车务段运输科李辉说:“我们把可转动车钩一侧涂装为黄色,之后再将可转动车钩和固定车钩排列组合,确保黄端朝向一致,便于发现异常车钩。”太原局集团公司深化推进C80型车辆客车化管理,研发车辆客车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从源头提高重载运输安全保障水平。
在分析系统中,每一辆C80E型车辆都有相对应的组号信息,李辉形象地比喻说:“就好像它们有了身份证号。”凡是“有身份”的车辆都可以被系统自动识别出黄端朝向是否一致,这样不仅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也进一步提升了路港接卸车能力。
从柳村南站到调度指挥中心,再到秦皇岛港“煤码头”,大秦车务段成百上千岗位上的铁路人勤勤恳恳、争分夺秒,在这个冬天,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和光亮,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奔腾不息的暖泉。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447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