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枢”为机车整备提效能
来源: 人民铁道网 >发布时间:2024-12-27 作者:佚名
更多精彩请扫码
“嘀嘀嘀”,12月19日10时20分,随着一台红色和谐D3D型机车驶入北京机务段北京西整备场东侧检测棚,500余米外的作业区内,弓网检测员李岳轩的手持智能终端同步响起,弹出“机车已入段”的消息。这款外形酷似手机的新设备轻薄小巧,是近年来北京机务段开展数字化整备场建设的一项创新成果。
北京机务段北京西整备场承担着中国铁路北京、西安、广州等7个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停靠的客运机车的整备保养任务,冬运期间日均整备机车80余台次,整备车型多达10种。
2023年1月以来,北京西整备场陆续完成整备管理系统各大功能模块的调试研发,大力推动整备信息化转型、标准化升级,一场数字赋能的变革在这里悄然展开。截至目前,整备岗点职工已实现手持智能终端全覆盖。
在北京西整备场作业区,室外气温低至零摄氏度。“严防冬季气温变化埋下安全隐患,一定要对车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不能有丝毫差池!”李岳轩眼神坚定地说。随着一个个受电弓不断抬起、落下,从车头到车尾,李岳轩动作干净利落,迅速对机车车顶情况完成了全方面排查。“受电弓状态良好”,整备完毕后,他将此次检查情况第一时间录入手持智能终端。
与此同时,在整备车间数据分析中心,整备管理系统“电子地图”的机车标识也同步闪烁着。“电子地图”的可视化界面上,机车整备进程和车辆状态显示为一条条弧形轨道,而检测棚、作业区、待乘区等则显示为一个个彩色色块,排列其间。这里宛如一个巨大的智慧中枢,所有数据在此协同联动,实现整备进度一键操作、一键查询,推进整备作业更加稳定、顺畅。
“过去仅靠人工识别,作业繁忙时可能会出现漏洞;现在有了整备管理系统的帮助,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是太方便了!”整备数据分析中心工长刘洪波自豪地介绍。如今,机车入段后,车号识别系统可以自动锁定机车“电子身份证”,行驶过检测棚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弓网设备缺陷、全方位探伤机车轮对、自动对比识别车轮踏面缺陷等,检测图片、视频及探伤波形图直接上传到数据分析中心,再人工进行复核分析。
机车打温是冬季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据介绍,整备管理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数据,达到设定值时,调度员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职工开展机车打温作业,为即将到来的春运大考全力护航。
穿点成线、连线成网,数字化建设步伐不停歇。“在数字化整备场建设中,我们深度整合机车车载设备、地面检测棚等平台数据,解决了以往数据流通链条不畅通、存储管理分散等问题。后续,我们将继续推动机车整备作业全面数字化转型。”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机务部热力整备科科长周培钰说。
11时50分,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机车整备任务圆满完成。这台和谐D3D型机车“精神抖擞”驶出整备场,准备迎接下一次旅程。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rail.com/rail/show-1807-54578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