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清廉之声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网站 >发布时间:2022-12-13 作者:佚名

  

  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 王艺璇

  

  正以处心,廉以律己,用公正来养心,用廉洁来自律。纵览历史,“清廉”被无数清正人士奉为做人之本,他们或淡泊名利、清心直道;或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或公正廉洁、正直不阿,他们以诗词明志,千年后我们存于案前,起到时刻警醒自身、自省自责之效。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原是北宋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时,以诗记录下自己登山的所见所感。“浮云”虽然可以一时遮掩眼目,但在高瞻远瞩的人眼中,从不惧怕。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50年来,中法历代领导人以登高望远的战略眼光,‘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不懈进行着超越集团对抗、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探索和实践。”任何两国之间的交往,均应站在战略高度,而不要被眼前的一己私利蒙蔽双眼。作为新时代公路人,处在平凡岗位上,更需要有不惧诱惑的勇气,坚守底线,以一身正气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于谦以石灰作比喻,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一诗,“若等闲”“全不怕”表达自身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立志做纯洁清白之人。历史中的于谦也活成了这样的人,他为官清廉,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这首《石灰吟》正是于谦生平人格的真实写照,更成为激励一代代人清白做人、廉洁从业的人生格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渎焉。”北宋周敦颐一首《爱莲说》倡导洁净淳朴,比喻君子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仍然保持清白纯洁的高尚品质。现实中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要保持一颗真善美的本心,坚决抵制假恶丑,提高警觉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方能走得更远、更稳。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如海般的廉洁诗词传递出仁人志士对“清廉”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作为新时代公路人,更要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自觉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任,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放松、不懈怠,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从自身做起,耐得住艰苦,经得起诱惑,严守廉洁从业底线。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jtt.gxzf.gov.cn/xwdt/jtxw/t1427501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