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一次难忘的慰问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

  浦北公路养护中心 ?王祥锋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每天每日工作忙……”一阵低沉的歌声,从钦州市浦北县福旺镇镇脚村的一所房子里传出,汇入省道207线来来往往的车流中。

  余丕达是浦北公路养护中心退休工人,1966年参加工作,1999年退休。前不久,我和单位部分新入职同事来到余丕达老人家中探望。在长达30多年的养护工作中,余丕达曾在浦北县北部山区的福旺、官垌、六万山、寨圩、乐民、兰门道班工作过,也曾到浦北县各线沙土路抢修、维护路面。由于工作表现优异,1991年至1995年,余丕达连续五年获得钦州地区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在余丕达老人家门前的板凳上,我们静静听他回忆工作往事。

  以前的日子很苦,八个人的道班,管理着14公里的道路。六七十年代,没有交通工具,余丕达来回都是走路。每天早上六点出门,约晚上八点才能回到家中。不仅出行困难,就连每天吃饭都要自行解决。当时没有炊事员,他便和同事各自带上自家的粥和咸菜当午餐,中午则在路边的树下吃饭、休息。只有晚上加班抢修到半夜十二点才能得到二两米的稀粥作为补助。

  “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巴”是一种常态。那时候的他们,没有劳保,没有加班费,但没有人敢埋怨、提条件,因为大家都很珍惜这份工作。余丕达说,刚参加工作时,他没有工资,是按照生产队工分来计算的,即便后来转正了,也要交大部分工资回村里抵工分。“那时候很多人耻笑我,说这份工作不值得,说公路人是个低人一等的角色,但我还是保持本心,坚持了下来。现在我每个月有四千多元退休金,他们都很羡慕我。”

  听完余老的公路故事,我们感慨万分。余老从一名普通公路职工,成长为先进工作者、劳模,他能吃苦、贵坚持,且立场坚定、不惧流言。这种只讲奉献、不论报酬,热爱工作、服从安排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相信,聆听了他的故事,在今后工作中,无论是我还是新入职的同事们,都会继续发扬老一辈公路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在公路岗位上发光发热,守护好每一寸公路。

上一篇:红色家书
下一篇:春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