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亮眼成绩单从何而来?

来源: 人民铁道网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亮眼成绩单从何而来?

  ——关于南宁局集团公司发挥调度“智慧大脑”作用推动货运增量的调查

  图为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所内景。农毅峰 摄

  调度,是列车安全运行、货运效能提升的“指挥中枢”。面对安全管理、运输组织、调度指挥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准破局:推行纠错机制,开展联合帮促督导,筑牢安全防线;优化编组流程,完善装卸车考核办法,激活运输新动能;研发智能设备,用好AI工具,升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今年上半年,南宁局集团公司多项货运指标创新高,持续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全高效运输赋能。

  桂香八月,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内一派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各个调度台前,屏幕上的列车运行图如跳动的脉搏,实时刷新着运输数据;指挥席上,调度员们精准下达指令,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

  今年上半年,南宁局集团公司货物发送量完成7207.2万吨,同比增长11.4%,超时间进度2.3%;货运收入完成72.5亿元,同比增长10.8%;日均装车6827车、卸空6788车,同比分别增长12%、14.8%,刷新装卸纪录8次……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南宁局集团公司发挥调度“智慧大脑”作用,在安全管控、运输组织、智能升级等领域打出的一套“组合拳”的结果。

  筑牢安全防线

  联合督导,从“查问题”到“帮提升”

  “报告唐主任,计划调度室本周自查发现3项规章执行漏洞,联合督导检查组共发现36个问题,已形成整改方案。”清晨,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所安全室主任唐文文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4个专业科室的督导检查报告。这是该所聚焦“转观念、教理念、教方法”活动,扎实开展“易出错作业管控”深化行动的一个缩影。

  时间回溯到今年初,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部门安全管理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部分管理人员把安全检查当成‘任务’,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有些规章制度‘悬在空中’,调度员执行起来打折扣。”唐文文回忆道,更棘手的是,随着CTC、SCADA等管理系统广泛应用,调度员从“指挥员”向“指挥员+操作员”转型,传统管控模式亟待升级完善。自3月起,该局集团公司落实调度人员纠错机制,即对一定周期内未再发生同类轻微问题的责任人,按比例返还考核扣款。该举措如春风化雨,让调度员从“怕出错”变为“愿纠错”,安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连日来,该局集团公司对12个专业调度逐周开展联合帮促督导检查,覆盖干部履职、培训教育、消防、作业指导书共447个检查项点,更好地推动从“查问题”向“教方法、帮提升”转变,提升了安全生产的韧性。

  激活运输效能

  科学组织,统筹运输与施工、装与卸

  今年上半年,广西沿海地区石料装车量激增,钦港线长期超负荷运行,运输组织面临严峻考验。“必须打破固有作业模式,让每一寸铁路都释放最大效能。”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所生产副主任田源介绍,他们带着“优化编组站分工、打通港口站堵点,强化分界口衔接”的思路,利用休班时间带领团队主动深入现场调研,详细了解装卸设备、作业能力、人员配备等多方面情况。

  为更好地指挥运输生产,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马皇站站改重大施工期间,主动协调运输部门优化柳州南、南宁南等编组站作业流程,提高调度精细化组织水平,推动南宁南五场直通列车日均开行量从3列跃升至15列,为沿海通道腾出运输空间,以调度智慧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高效运转赋能。

  装卸效率的提升,是运输效能释放的另一个突破口。针对防城港、鹧鸪江等站点阶段性积压问题,南宁局集团公司建立完善了“卸车差异化考核”机制,合理设置卸车奖罚基数。在科学下达调度命令的基础上,该局集团公司重点加强主要装卸大点的“第一班管重到位”组织与盯控,积极向卸车要空车,推动以卸保装、以卸促装。

  为推动分界口“大进大出”,南宁局集团公司契合运输生产形势,结合年度施工轮廓,有序推进南昆、南防、黎湛、黔桂线集中化施工,实现运输与施工统筹配合。今年上半年,该局集团公司超图交接92次,并在大面积施工作业、多地段强降雨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逆势完成货车周时2.32天,同比压缩0.09天。

  高效调度指挥

  全流程智能化,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集装箱智能调度系统显示,南宁南场有20个35吨顶开门箱待调配,可满足崇左货场明天的装车需求。”在信息技术室,临近退休的集装箱调度员韦廷伍点击鼠标,系统自动生成调配方案,整个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而在去年,这样的调度需要拨打10多个电话,耗时近1小时。

  这场效率“革命”源自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部门推进的智能化建设。“过去调度员要在四五个系统间切换查数据,客户要空箱得等半天。”信息技术室主任张裕宽坦言。今年初,南宁局集团公司调度所联合相关部门研发集装箱智能调度管控系统,整合空箱分布、装卸能力等数据,实现“需求—调配—兑现”全流程可视化。系统运行半年来,集装箱回空效率提升40%,为中越班列、多式联运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化的触角还延伸到调度全流程。AI规章问答助手让新职调度员快速上手,十八点统计子系统实现数据自动生成……运输调度指挥平台(一期)升级后,客运调度子系统响应速度提升3倍,高铁调度员们再也不用为“图外动车组随机分配股道”而加班核对了。

  应急处置工作也跑出了加速度。“K872次列车在黎塘至小平阳间突发机车故障,请求救援!”3月12日,该局集团公司调度所柳黎台调度员王俊杰接到司机报告后,利用“应急小助手”系统精准计算出救援里程,及时下达调度命令。以往,计算救援里程需翻阅纸质线路图,平均耗时13分钟。如今,调度员在“应急小助手”系统中输入故障位置后,10秒内便算出精确里程,附带热备机车位置和救援径路建议。“现在,救援命令下达速度非常快。”张裕宽介绍,该系统的投用大幅提升了救援类应急处置效率。

  “每一组数据的背后,都是宁铁调度人‘一盘棋’的协作、‘钉钉子’的执着。我们将以‘赶考’姿态,在运输生产的赛道上继续奋力奔跑。”正如调度所主任黎继锋所说,面对接下来的挑战,调度所将深化CTC系统安全卡控功能研发,推进供电调度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让“智能大脑”更聪明。